当前位置: 主页 > 软件教程 > 视频转换软件 > 中文版MeGUI的x264编码配置详细解读(5)

中文版MeGUI的x264编码配置详细解读(5)

2014-09-17   网络 / NZWLCM 点击: 标签:x264 MeGUI 编码
  
“分析(Analysis)”面板

 
动态预测
色度动态预测:默认勾选。进行色度的动态预测, 运动预测同时作用于亮度和色度平面,也就是对目标进行颜色和颜色亮度的侦测,不勾选就是关闭可以调高少量速度,但是,会影响质量,因此必须开启。
M.E.半径范围:和M.E.搜索方式是关联的。当M.E.搜索方式选择“菱形(me=dia)”或“正六边形(me=hex)”还是“可变半径六边形(me=umh)”就启用M.E.半径范围,最大64。控制动态搜索的最大范围,推荐取值16~32。该数值越大,编码速度越慢,输出文件容量越小。各大动漫字幕组压制的大小在200m以下的720P MP4动画取的值就是32。这个值有人做过测试,用不同M.E.半径范围值用SSIM计算进行对比质量,然后结论是32以后这参数再高,压制速度会非常慢,同时质量提高非常非常的少,高于32毫无性价比可言。因此,用32尽头了。
M.E.搜索方式:菱形(me=dia),正六边形(me=hex),可变半径六边形(me=umh),全面(me=esa)详细全面(me=tesa):
•dia(diamond菱形搜索) 是最简单的搜索方式,从最优预测值出发,往上、左、下、右一个像素处检测运动向量,挑选最好值,然后重复该步骤,直至找不到更优的运动向量。
•hex(hexagon正六角形搜索) 的策略类似,但它对周围六个点进行range-2搜索,因此称为正六角形搜索。此方法效率大大高于dia,且速度相当,因此通常编码常用此项。
•umh(uneven multi-hex不对称多六角形搜索)比hex慢很多,但能搜索复杂的多六角形,以避免错过很难找到的运动向量。与hex和dia相似,M.E.半径范围参数直接控制umh的搜索半径,使用者可自行增减搜索的空间尺寸。
•esa(exhaustive全面搜索) 在最优预测值附近M.E.半径范围范围内的整个空间内,以高度优化的智能方式搜索运动向量。相当于数学上的穷举法,搜索区域内的每一个运动向量,但是更快些。然而,此方法远远慢于UMH,且好处不多,对于普通编码没有太大用处。
•tesa (transformed exhaustive变换全面搜索)算法尝试对各个运动向量近似哈达玛变换比较法。与exhaustive类似,但效果略好,速度略慢。
目前发现影视压制多用“可变半径六边形(me=umh)”下面讨论一下-me的不同参数占用内存数据值——
测试方法:
统一片源,统一变量动态预测和分区方法(subme=8),直接用x264内置的ffms加载视频,分别测试不同subme和me下的windows任务管理器中“峰值工作设置(内存)”。数值以取一个x264命令过程中的所达到的最大值。
测试结果:
subme=8时
me  内存峰值
dia 308180
hex 307000
umh 307500
esa 344456
tesa 347800
数据分析和结论:
从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来,当me为dia、hex、umh时的占用内存情况基本相当,dia稍多;me为esa和tesa时会比前三种情况增加很多内存占用,tesa比esa多。在subme分别为8、9、10这三个平常最常用的值的平行测试中,影响内存占用的主要因素并非subme而是me,但是两者对压制速度的影响不可忽略[1][2]。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:–me的不同设定会影响内存占用,当me为dia、hex、umh时内存占用大致相当;当me为esa时会比dia、hex、umh多12%左右的内存占用;me为tesa时和esa相当,内存占用比esa多1%左右,比umh多13%左右。
动态预测和分区方法:子像素(subpixel)估测复杂度,越大越好。数值1-5单纯控制子像素细化强度。数值6会开启模式决策RDO,数值8将开启运动向量和内部预测模式RDO。RDO模式大幅慢于低级模式。采用低于2的值,会使用一种较快、但较低质量的lookahead模式,同时会影响–scenecut(插入I帧值)的决策,因此不推荐。可选值:00到11(目前最高)默认7,一般来说,压制动画最少都要默认的7,较好的就8,追求画质,推荐使用9,追求画质的同时追求压缩率,可以10或11,不过压制速度要比9慢很多,一般对于急着出字幕的压制来说,8比较快,9的画质提升也挺大不过也比8慢上不少,机器很好的可以9以上。其实也有不少用10的和11的,主要是10相比9的码率压缩真的非常出色,提升也较前面的7到8或者8到9要大,看实际机器情况选择吧,机器不怎么好,选择9已经很慢。注意,从8以后每跳一级要压制的时间会长很多……
其它:
Dired预测模式:默认值:空间。设定"direct"动态向量(motion vectors)的预测模式。有两种模式可用:“空间”和“临时”。可以指定none来停用direct动态向量,或指定"自动"来允许x264在两者之间切换为适合的模式。如果设为“自动”,x264会在编码结束时输出使用情况的信息。自动最适合用于两阶段编码,但也可用于一阶段编码。在第一阶段自动模式,x264持续记录每个方法执行到目前为止的好坏,并从该记录挑选下一个预测模式。注意,仅在第一阶段有指定自动时,才应该在第二阶段指定自动;如果第一阶段不是指定自动,第二阶段将会预设为“临时”。none模式会浪费位元数,因此强烈不建议。
高级量化模式:此值必须选择:一直使用。如果不选择一直使用,在定义subme时,不能得到最高的参数值。
psy-RD量化:默认: 1.00 在rdo中使用Psy算法(一种心理视觉模型)。第一个值是Psy-RDO的强度(需subme>=6)第二个数是Psy-Trellis量化的强度(需要trellis>=1)。注:Trellis还在试验阶段,至少不该用于动画。这个参数对应--psy-rd 0:0中前面的数值!当Subme参数选择大于等于6时才能使用该这个参数。该参数会影响到色度与亮度量化差(码率控制项)的参数。当设置该数设置为1.0时色度与亮度量化差会自动设置为-2;当该参数设置为0时色度与亮度量化差会自动设置为0)所以建议修改默认值为:0
Psy-Trellis量化:可提高细节,但会大幅提高码率。默认为0即可。
无混合参考帧:不可以在一帧内使用不同参考帧。不勾选能提高画面质量默认即可。
关闭P帧联编码:关闭P帧联合编码。勾选上该项后可以增加细节,但也会增大体积。
关闭P帧快速跳过检测:关闭P帧快速跳过的检测,一般默认,压制PSV的话可以勾选默认值:不勾选,不勾选可以提高编码速度,不过可能会导致阴暗处或天空等场景出现明显的色块,因此选上。
关闭psy算法:关闭Psy算法默认值:不勾选,默认即可,如果压制PSV的兼容视频可以勾选。
降噪处理:降噪,范围0-10000。默认为0即可。
 
宏块
分区:全部:'p8x8,b8x8,i8x8,i4x4'H.264视频在压缩时被分割为16×16的宏块。这些块可以被分为更小的块,本选项就控制此分割。开启此选项,即开启了单个分块(individual partitions)。分块对不同帧类型(如I, P, B)分开设置。可用分块有p8x8, p4x4, b8x8, i8x8, i4x4
•I: i8x8, i4x4
•P: p8x8 (同时启用p16x8/p8x16), p4x4 (同时启用p8x4/p4x8)
•B: b8x8 (同时启用b16x8/b8x16)
也可设置为“默认”或“全部”。
p4x4通常没什么用,且大大增加 编码时间/编码质量之比。
蓝光选项:默认(暂时用不上)因为我们不是为了压好之后刻录成BD盘让BD播放器播放,全部维持默认。
这样又把分析给分析了个遍,如上图的给定设置值

顶一下
(1)
50%
踩一下
(1)
50%
精彩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