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,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开始播出高清电视节目。9月份,中央电视台、北京卫视、东方卫视、湖南卫视等九家电视台正式开播高清电视节目,加上之前的CCTV高清频道,SiTV高清新视觉频道等,国内已经出现十多个高清频道。对于已有校园网的学校师生来说,如何才能欣赏到这些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内容?机顶盒+高清电视机这条路显然走不通。
把高标清电视频道信号IP流化,再引入校园网是一条比较好的解决途径。这样用户只要有一台电脑就可以随时随地自由收看高标清电视,效果和使用电视收看没有区别,很有诱惑力吧。
实现过程中需要注意几点:
1.信号源获取
- a.来自卫星的高标清信号(N套,国内外都有);
- b.来自地面有线的高标清信号(上海目前12套高清,北京13套高清);
- c.来自地面无线的高标清信号(上海目前2套高清);
- a方案比较灵活,但是部分频道的解密可能存在困难,投入较大;
- b方案也不错,使用DM800或F304即可,优点是拿到的台多;
- c方案比较廉价,支持DMB-TH地面接收的电视卡不到三百即可买到,但是收到台非常少,而且受地域限制;
2. 接收方式
2.1.可以使用硬件接收
支持输出TS网络流的数字卫星接收机,比如DM系列和F3等等,这里不多详细讨论,但要注意长期工作的稳定性。
2.2.也可以使用软件接收
VLC(VideoLAN Client)+各类数字电视卡/卫星数据接收卡(DVB卡)。
还是用MPEG2的TS流吧,原因有若干,不提…
能软解压放的动H264编码高清电视的电脑应该不多吧。一路mpeg2高清流大约占用带宽20M左右。一路mpeg2标清流大约占用带宽5M左右。是否需要二次转码、重新压缩?我觉得是多此一举。图的就是高清的视觉冲击效果,何必人为来降低码率,引起画质下降?
4.服务器选择
服务端程序还是VLC(VideoLAN Client),原因有若干,不提…
Windows还是Linux?无论哪一种,都可以满足需要。校园网内经过北京奥运会电视转播的考验,没有问题。10G网卡还是多千M网卡绑定对外输出?各有优缺点。CPU主频越高越好,两个多核即可,多了也是浪费。
5.可扩展性分析:
单播+组播配合可以满足数千或更多用户需要。这个也在我们的校园网环境里实际验证通过了。
6.网络升级改造:
毫无疑问,如果校园网不做适当调整,很难承载高清电视转播的业务。
电视广播网和Internet需要融合,校园网不考虑商业因素,应该比较好做。